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

景點

舞龍隊整齊列隊、藝師專注創作、學徒練習抬轎、大仙尪仔威武出巡
一個個小巧可愛的木偶,生動展示大嵙崁悠遠又濃厚的人文風采。
  • 規格
  • 免費
  • 服務說明
  •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老城區館舍導覽資訊
    ■於大溪歷史館前集合(大溪區普濟路23號)
    ■例假日、國定假日上午10:30與下午2:30各一場
    ■導覽時間約50分鐘,步行距離約600公尺,帶領旅客深度認識大溪老城區之建築、文化、歷史與人文風情。
    *開車較不易找停車位,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將車輛停放於橋頭/月眉停車場
    *假日部分路段交通管制

源於北歐的「生態博物館」概念,提倡「居民」才是核心角色,顛覆了一般人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不但是台灣首座冠以「生態」二字的博物館,也是目前除了宜蘭與金門外,台灣西部地區首創的無圍牆博物館。
走訪大溪,處處可發現兩百餘年的歷史縮影,自1810年代就有木器業在此紮根,經過兩百年的發展,仍可在現今的和平老街、康莊路、信義路與員林路等地,發現許多木器行與製材廠林立,堪稱台灣木器產業重鎮。
另一方面,在1901年改制後的大嵙崁支廳設置於此,而在普濟路一帶陸續興建的警察宿舍群,也形成獨特的警察生活圈,見證了大溪百年的警政發展史。
木藝生態博物館本著保存文化資產與結合在地社群的理念,推出「大溪木藝產業」和「大溪常民生活」兩大核心主題,將公有館舍重新修繕,空間涵蓋武德殿及22戶日式宿舍群,採分年分階段修繕開放,同時串連起當地各個歷史街屋,將整個大溪打造成一座人文博物館。
目前博物館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館舍就名為「壹號館」,是1920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也曾作為大溪國小校長的日式宿舍。前屋主是大溪初級中學英文老師陳茂林,其夫人陳王翠梧女士曾在屋內教授裁縫,宿舍門口高掛「溪光縫紉補習班」的場景,牽動了許多大溪婦女的共同回憶;從原來私人生活場所變身成為公共空間,也讓老房子有了新的生命力。
為了重現大溪木藝風華,這座壹號館保留了木造日式外觀,展示以「木藝」為主軸,內容涵蓋了木藝、食物、宗教等常民生活文化,戶外設有「新玉清木器」設計的大溪老街牌樓造型長木椅,室內則有「協大木器」打造新的木桌椅,搭配生動的影音導覽,在在訴說著大溪古往今來的歷史文化。
除了一覽博物館本身的文化歷史外,如果時間夠充分,不妨走出館外,造訪巷弄中的街角館,這15處街角館與博物館合作,為遊客導覽大溪在地的工藝之美,每個街角館就是一個主題的小分館,如達文西瓜藝文館、新玉清木器、協大木器行、下街四十番地工房、協盛木器等皆在和平老街上。
另外,在大溪老街盡頭,就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溪中正公園,園內留有日據時代大溪神社遺址;穿越公園另一側進入大溪藝文之家(蔣公行館),園區包括了日治時代的建築「公會堂」及「蔣公行館」,都極具特色,透過深入走訪大溪的街頭巷尾,也將昔日風華一一重現。導覽服務細節詳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官網

  • 開放時間
    • 開館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30 - 下午5:00

      休館時間:
      每星期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農曆除夕、大年初一
img 交通資訊
鄰近停車場
1. 橋頭停車場有大型車15格,小型車418格
2. 公所前停車場有小型車45格
3. 月眉停車場有大型車8格,小型車130格
交通資訊
1.搭乘台灣好行巴士慈湖線、小烏來線、捷順交通710線於大溪老街站下車即抵。
2.搭乘桃園客運 5096線、5098線往大溪,於大溪總站下車,再左轉得勝路
>大溪區公所
>右轉普濟路
>步行3分鐘達武德殿
>再沿普濟路走4分鐘
>抵達壹號館。
鄰近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