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為尊敬知識的傳承,以及文字所帶來的力量,設有敬字亭或惜字亭作為焚燒字紙的爐亭,而客家人自古重視文風,所以在聚落中多設有敬字亭。
龍潭的聖蹟亭是目前國內保持最好、規模最大的敬字亭,於西元1875年由監生古象賢等人集資興建,目前所見的龍潭聖蹟亭外觀,為日治時期1925年所重修。
整個聖蹟亭全以中軸對稱的格局設計,有亭身、中門、頭門等,讓全區呈現空靈莊嚴及順序之感。
兩面高起的石筆,增加了古代文風的崇高地位,以及對文字紙張的敬意,加上流暢的雲牆八字門所構成的中門,可看出當時設計者對敬字亭內涵的了解與用心。
資料來源:本府文化局
亭身是此建築的精華所在,
可分成基座與亭體兩部份,
前者為方形、兩層洗石子構造,
基座四角的螭龍吞腳石雕則是罕見的建築珍品,
其奇特的造型,加上上方的鮑魚花草紋飾,
更表現出建造當時的技術與東西文化融合的風潮。
鄰近停車場
路邊停車
交通資訊
從龍潭新竹客運總站沿北埔路右轉聖亭路或龍潭大池沿神龍路直接聖亭路步行400公尺即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