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線電話中壢送信所

景點

一、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為1930年代臺灣無線電信工程重要設施,臺灣近代通信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臺灣無線電信發展歷程,在電信史、技術史、國際史上皆有重要意義。

二、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木構建築工藝價值高,具地方營造技術特色;1930年代公共建築的面磚材料,具產業設施建築特色。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日治時期至戰後之無線電信產業設施,具稀少性及代表性,不易再現。

四、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五、具其他古蹟價值者:與市轄域內其他相關無線電設施,形成完整的產業設施群。

1932年12月24日「國際電話株式會社」成立,收購中壢與觀音之原始林地和田野,計畫興築臺灣方面的送信與受信所。
1934年3月23日「中壢送信所」工事完成,面積有18270.31坪。
1936年12月中壢送信所敷地擴張至28220.39坪。
1937年11月中壢送信所擴張局舍42.05坪,並在入口前新建俱樂部60.75坪。

桃園日治時期電信設施的外觀皆為斜屋頂建築,其共同特色,即為車寄(門廊),中壢送信所局舍建置比較早,其車寄為平拱門的門廊,屋架部分,前屋、小庫房採洋小屋組屋架,辦公室為木作和小屋組,日治時期大修,改做鋼構芬克式屋架,做法極為特殊。

  • 電話
  • -
  • 開放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