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崙嶺鐵道橋遺構

景點

一、具交通史與建築史之價值。橋基保存完整,具歷史與時代意義,為清代劉銘傳時期鐵道橋及日治時期縱貫道路至民國時期公路建設之重要見證。

二、為清代臺北至新竹段鐵道橋樑少數尚存之遺構,是清代末年劉銘傳推動近代化的重要證物。

三、橋樑歷經清代、日治及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演變,充分展現各時代的土木技術史。

臺 1 甲線上的「第二尖山橋」、「大坑溪橋」橋下基座大有來頭,橫跨塔寮坑溪上游野溪,它們是清代臺北到新竹段鐵道橋樑遺構,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推動近代化的重要證物。清代經龜崙嶺山區到桃園段的鐵道完成於光緒 17 年(1891),途中所架設之「九芎坑木橋」及「九芎頭坑木橋」,即為「第二尖山橋」及「大坑溪橋」前身。繼任巡撫卲友濂曾以「北穿獅嶺洞隧百尋,南渡龜崙則坂踰九折,路工之難如此。」形容龜崙嶺鐵道工程之困難與獅球嶺隧道旗鼓相當。

日治之初,由於清代所築鐵道路線標準不理想,坡度大、路線過於彎曲而進行路線改良,臺北到桃園路線改為經萬華、板橋、樹林、山佳及鶯歌。新路線開通後,廢線的鐵道路基多改為道路使用,「九芎坑木橋」及「九芎頭坑木橋」即於明治 40 年(1907)改建為一般道路橋樑,並改稱「尖山橋」及「大坑溪橋」。昭和 5 年(1930)進行道路橋樑拓寬工程,構造皆改為 RCT 桁橋;後「尖山橋」更名為「第二尖山橋」。

龜崙嶺鐵道橋遺構經多次改建與拓寬,尚能清晰分辨出清代的橋基與橋臺、日治時期的橋臺及拱體等結構,以及戰後民國時期的鋼筋混凝土構造,展現不同時代的土木技術。

這兩座橋樑的底座,依其石材的排列及種類,與1882年(光緒8年)興建的台北城城牆(城門基座為安山岩的一種觀音山石)極為相似,石材的來源應與城牆相同,出自於台北市內湖清代北勢湖採石場的石英砂岩。基座上方,日人所造之石造拱形道路橋面及其結構亦為石英砂岩所砌。在此兩座橋樑的東側各提有「尖山橋」及「大坑溪橋」的竣工牌額,應為觀音山石所刻。

鄰近地點